今天实在写不动了牛管家,所以就简短更新几句。
截至今天凌晨五点,我的第二卷已经完成了224000字,其中本月就写下了7.4万字。不过很明显,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都到了一个瓶颈,这五天总共只写了6000多字,进展非常有限。第二卷已经持续写了八个月,虽然速度不算快,但对我来说,内容无比满意,甚至可以说是得意之作。说一句狂话:如果你没读过我写的《朝鲜战争》,哪怕你翻过无数书籍,对这场战争你依旧是不够了解的。
很多中国读者常常觉得自己对第二次战役非常熟悉,但我的回答是:不,你其实并不熟悉。六月的时候,我在香港科技大学做过一次网络讲座,虽然参与的读者不多,但听过的朋友应该都记忆犹新。很多部队里的军人,包括军事科学院的人,都说听后醍醐灌顶,收获巨大。当然,这并不是我的独家本事,只要研究足够深入,材料系统全面,很多人也能讲出来。而我这个月所写的部分,就完全不同了,这是属于天赋的东西,哪怕材料再多、研究再深,别人也很难写出类似的内容。
展开剩余68%我常开玩笑说,如果我身处战争年代,毛主席一定会很喜欢我。书稿虽然进展还算理想,但也收到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:国内出版是完全不可能的,连想都别想。原因其实很简单,抗美援朝属于重大题材,出版必须经过国家重大办的层层审核。我只是一个普通人,不可能通过这种关卡。就连马平教授这样的少将,也花了十三年才让作品顺利出版,还是碰上了好时机。我并不灰心,因为路没有完全堵死。
我的书在国内已经出版过几部,比如《这才是战争》《这才是战争:将略》,主要读者群就是现役和退役军官为主,其次是高校教师、中学老师,再就是公务员、律师、医生和企业家。我的《抗美援朝》系列,现在在部队内部几乎成了主要读物。未来韩军、美军和日本自卫队的人只要读到,必定会拿去当学习资料,到时候也算“出口转内销”。各位读者就是最早的支持者,将来你们可以自豪地说一句:王正兴能写出被美军、韩军、日本军认可的朝鲜战争著作,是在我们资助下才能问世的。
今天主要说三件事。第一,是书稿进度汇报。第二,是提醒大家注意风险。比如我看到某GU指数周一还在3883点,结果今天只剩3800点,大跌了。如果周一就发文提醒就好了。我要再说一句:千万别贸然进场,等散户一拥而上,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们懂的。捂紧钱袋子,才是上策。另外,最近香港出台稳定币政策后,简中网络上冒出了不少骗子,鼓吹所谓“数字资产是下一个财富机会”。其实根本不是一码事,他们宣传的所谓数字币,本质就是骗局。说白了,任何人都能随便发个“兴兴币”“球球币”,毫无价值,只是骗你掏钱。相比之下,某GU市场的隐形收割更可怕。咱们国内人口基数大,骗子更多。记住几条原则:不贪小利,不乱点不明链接,不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,手机不随便交给他人,你就基本不会被骗。被骗的往往两类人:一是被色诱的,二是贪图高利息的。最安全的方式,就是不做任何投资。
第三件事,是想回应一下近期流传的一些文章。有个小朋友写东西,显然是想出名,但方向走错了。出名最快的路是像毛星火那样,每天批评外国,赛道拥挤但仍有人能混口饭吃。攻击名人或许能引发关注,但挑像我们这些专业研究者下手,根本没可能蹭到热度。我只简单回应几点。比如“原州炮击”,其实就是一次常规的炮兵阻拦射击,美军吹牛说志愿军伤亡惨重,媒体再放大,中国一些不懂军事的人就当了真。再比如“1800人趟雷只剩30人”,按军事常识,这完全是炮兵失职,否则步兵根本不会用生命去趟雷。老兵爱吹牛,不懂的人就当成“共军草菅人命”的铁证。还有关于兵力计算的争论,志愿军计算的是总体敌我兵力,而不是战斗过程中局部交手的比例。只有完全外行,才会说“为什么实际交手是100:1,却说是2:1”。至于“美军历史最大败仗”,小朋友还在纠结伤亡数字,其实真正原因是美军一路溃逃两百公里,丢人丢到了家,这是他们自己公认的。
总之,我还是要强调一句:各位既然是我的读者牛管家,就要知道哪些是真实,哪些是虚假。对历史的研究,最重要的就是分辨能力。别被不懂军事、不懂研究的小朋友的文章误导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N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